开篇思考:
古代画家,也是精神食量的一种追求,但各画家会因为当时社会的种种因素而选择自己作画的方式,那么北宋中那么多画家该如何在激烈的市场中存活下来呢?
中国绘画的起源,是随着当时的社会、经济等客观环境相互作用下产生的
中国绘画的源头在哪里,即使有现代美术考古学的辅助也很难厘定。画家作为绘画的创作者,是绘画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画家就不会有绘画,绘画史自然更无从谈起。
每个时代的画家谋生方式都是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客观环境相互作用下产生的。中国画家的历史与中国的历史几乎同时诞生,目前已被发现的最早岩画是广西靖西县淮山岩画,该岩画的创作时间距今约两万五千年,属旧时代晚期作品。而随着历史朝代的更替,画家的谋生方式也在不断改变着。
北宋画家作品
先秦时期社会经济还未发展,人们只能优先满足自身物质追求,而没有余力进行精神审美方面的追求,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大多用来宣传政教等为上层统治者服务,因此这一时期的画家,仅有依靠附于皇权统治者这一谋生方式。
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产力得到提升,经济获得发展,除了上层统治者之外的富商贵族们,也有了满足自身精神审美需求的能力,于是除了上层统治者以外的富商贵族们也开始雇佣画家进行创作,于是画家们又有了可以靠私人订单谋生的谋生方式。
其后又随着人们对于绘画作品审美价值的认识提升,画家们不再只能按需作画,由画家们自主创作的绘画作品也得到了市场的接受,出售画作也成为画家的谋生方式之一。
先秦时期画家
北宋时期回回家们分为不同的种类,一种依靠绘画为生一种以业余爱好为主
到了北宋时期画家们,可以大致分为依靠绘画谋生的画家,和不需要依靠绘画谋生的画家两大类。其中依靠绘画谋生的画家根据其主要的经济来源,将他们的谋生方式,可以基本分为以技艺谋生与以作品谋生两大类。
其中在由皇家赞助的翰林图画院任职的翰林图画院画家,受雇主雇佣按照雇主要求进行绘画创作的民间佣画画家,以及依附权贵的“门生”画家,这三类画家主要的经济来源都是因为自身技艺受到赞助者的青睐,在谋生时也主要是凭着自己的技艺,根据赞助者的要求进行绘画创作。
北宋翰林图画院
由于北宋市场经济活跃,不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对绘画作品有购买能力,因此北宋时期的画家们也可以单靠出售绘画作品谋生。
靠出售绘画作品谋生的画家,大致可分为出售原创画作的画家,和出售赝品画作的画家两种,这两种画家的主要谋生手段,都是出售自己已经绘制完成的画作,他们的画作在创作时只受市场需求的影响,而不受赞助者的需求影响,因此这两类画家是以作品谋生的画家。
宋代画家谋生的选择
同时因为当时社会对绘画的重视,画家群体的壮大,更多的人从事绘画创作。又因为这一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发达,不论是官职俸禄还是作其他小生意都能谋生,所以有一批从事绘画创作,但不依赖绘画谋生的画家群体也出现了。
这些不需要依靠绘画谋生的画家们,包括文人士大夫画家、隐逸画家以及时刻准备转换为专业画家的民间业余画家们。
不同的画家性质决定着画家的作品创作方式,但只有抢占市场的画家才可凸显
以技艺谋生的画家其创作自由度往往是最低的,因为他们需要按照雇主的要求进行绘画创作,创作的主要要求是满足雇主的需求,在创作时要以雇主的想法为主旨进行绘制,而不能以画家个人意志为主。
宋都文萃
相较于以技艺谋生的画家而言,以作品为生的画家自由度则相对较高一些,他们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希望进行创作的绘画主题,以及自己选择想要的画风。但他们所作的选择也会影响到自己作品的销路与价格,进而影响个人生活质量。
因此如果是以成为一个畅销画家为目标的以作品为生的画家,就要认真分析、研究当时有哪种画风、哪种题材是受市场欢迎的,然后创作出符合市场要求的绘画作品。可以看出以作品为生的画家虽然摆脱了雇主的束缚,却仍然逃不开市场的枷锁。
翰林先生绘画欣赏
三种谋生方式的画家中,最为自由的就是不以绘画为生,有其他稳定的谋生方式的画家。这些画家因为不需要依赖绘画来谋生,所以他们的绘画创作,也就不需要迎合绘画市场或他人的审美爱好,而只要满足自己的内心追求即可,创作的自由性极高。
另外不同的谋生方式,对于画家创新性的激发作用也是不同的,创新性最强的画家,往往是那些希望凭着自己的原创作品,在同行竞争激烈的绘画市场中,谋得一席之地的以作品谋生的画家们。
燕吴八景图
他们既需要提高自身的绘画水平、满足市场需求、不断推陈出新,还需要学会营销自己以及和赝品作斗争,只有可以抢占到市场的画家,才可以在激烈竞争的绘画作品市场中存活下来。
参考内容来源:《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