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靖江抗日战争的历史上,有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曾率领靖江独立团英雄健儿,运用智取、奇袭、伏击、反包围等机动灵活的战术,智取新丰市、奇袭白衣堂、活捉朱鼎坤、三次保卫长安市、两下江南拔除敌据点,他智勇双全,用兵如神,为靖江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就是靖江独立团的参谋长——红军老战士吴立批。
吴立批,年出生在福建省福鼎县一个贫困农民的家庭里,生活的艰辛使他从小就养成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性格。年他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红军长征后,他在闽东地区坚持游击战争达3年之久,战火的锻炼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游击作战经验。抗战初期,他调新四军老六团任政治指导员。年1月调靖江独立团任参谋长,直至年5月离靖。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在县委书记、县独立团政委杨源时(后汪青辰)和县独立团团长陈宗宝(后祝惟干)的领导下,率领县团指战员,驰骋于靖江城乡,转战于大江南北,频繁出击日伪,屡屡出奇制胜、威震敌胆。吴立批的名字在当时的靖江城乡,几乎是家喻户晓。
乘敌之隙,攻虚击弱,是吴立批高超的指挥艺术之一。年4月,他率领县独立团二、三连在靖西新丰市一带活动。6月晚得知伪十九师一个排进驻毗卢市,7日上午要去生祠堂伪团部。吴参谋长决定攻敌不备,运用伏击战消灭这股敌人。7日上午,当敌进至伏击圈时,县团指战员迅速出击。敌猝不及防,仅10分钟解决战斗,全俘伪军一个排。为扩大战果,吴参谋长决定由总支书记彭启和参谋季藩率县团二连,穿上缴获的伪军衣服,化装成伪军,智取新丰市。8日上午,一队“伪军”全副武装、精神抖擞地跨上公路,向新丰市进发。到达伪据点附近时,伪连长觉察不妙,欲关上据点篱笆门。此时,县团侦察参谋丁金元的枪口已抵住他的后脑勺。突击组以排山倒海之势冲进据点。敌人乱成一团。在“放下武器,缴枪不杀”的喊杀声中,伪军官兵人全部束手就擒。
朱鼎坤原是靖西地区臭名昭著的土匪头子,投靠伪十九师当了特务营营长,更施虐于靖泰边区民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人称“杀人魔王”。年4月,吴立批从内线得知朱鼎坤将于13日由泰兴城回新镇市据点,乃决定派一支精干的小分队埋伏在新镇市和毗卢市之间的界河南岸。当日上午,朱鼎坤由数十个伪军护卫,由毗卢市向新镇市开进。当进入伏击圈时,县团小分队飞渡界河突然出击,全歼该部伪军,朱鼎坤被生擒,为靖泰边区人民除了一大害。
伪十九师陈正才部于白衣堂驻扎一个加强连,连长孙国正。该部经常下乡抢掠,搞得老百姓不得安宁。吴立批决定拔除这个据点。5月17日,派侦察员冒充“皇军”给孙国正打电话,叫他明日迎接“皇军”。18日晨,县团二连连长赵英奎化装成“日军小队长”,侦察参谋季藩化装成伪军“中尉”,侦察员丁金元化装成“翻译官”,率领10多个“日本兵”和一个排的“伪军”,于白衣堂之东插上靖泰公路,大模大样地走进白衣堂据点。孙国正毕恭毕敬,笑脸相迎。当赵英奎、季藩等正在与孙国正寒暄时,分散在伪据点内外的二连指战员出敌不意,突然出击。伪军还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就稀里糊涂全部当了俘虏。伪据点被当地群众平毁。
抗战期间,在江阴、武进、无锡3县相连处曾单独设立澄西县。日伪军在澄西县频繁“清乡”“扫荡”。澄西县党政机关多次转移至靖江立足。年春,无锡中心县委指示澄西县委打回澄西。靖江县委应澄西县委要求,决定吴立批参谋长率靖江独立团援助他们打回去。4月18日,吴立批率县团部队从上四圩港分乘13条船过江。19日晨,化装成日伪军“清乡剔决队”的县团指战员神不知鬼不觉地连续拔除焦溪、郑陆桥两处敌据点,并以澄西县政府县长俞乃章、新四军江南挺进支队长吴森(吴立批)的名义,张贴布告,以震慑敌人。当晚从原地返回上四圩港,取得了一下江南的胜利。
焦溪、郑陆桥据点拔除后,澄西县委觉得利港、申港两据点是“拦路虎”,如不拔除,对他们南来北往造成很大麻烦,也不利于他们在中心区开展活动,再次请求靖江独立团给予支持。9月15日,吴立批率县团分乘36条船过江,一举拔除了利港、申港两据点。正准备返回靖江时,突遭10倍于己的日伪军包围堵截。吴立批当机立断,兵分两路,避实击虚,发扬勇猛顽强、敢打敢拼和连续作战的作风,杀出一条血路,突出重围,胜利地回到了靖江。
靖江独立团两下江南的胜利,打开了澄西地区的局面。澄西地区的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得以迅速恢复,澄西党政军机关回到了澄西地区,为澄西县人民反“清乡”斗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资料来源:
《靖江人民革命斗争史》(~)
吴立批《抗战时期的靖江独立团》
吴立批《先发制敌》
杨源时回忆靖江抗日战争时期斗争情况
陈宗宝回忆靖江抗日战争时期斗争情况
汪青辰回忆靖江抗日战争时期斗争情况
本文来源:靖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