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团聚一起在越南过春节

年12月8日,我们18位来自四海八荒的驴友齐聚在南宁波斯顿大酒店,这一天是我们这个*相识的日子。

行程第二天:大年初一,我们乘着大巴车一路前往旧州古镇,这是一个极具壮族浓厚民族特色的古镇。旧州古镇非常特别的热闹,满地红色的炮渣和喜庆的红灯笼高高挂起,大家感受到了新春佳节的喜庆。

中午在鹅泉富贵山庄吃第一顿团圆饭

绣球是旧州的特色

下午前往德天瀑布的源头之一的鹅泉。

鹅泉:位于靖西城南边约5公里的小鹅山的山脚下。鹅泉,与云南大理蝴蝶泉、广西桂平西山乳泉并称为中国西南三大名泉。鹅泉是一处面积达50余亩的巨泉,泉水从石灰岩缝隙中涌出,汇入深潭,然后继续东流,形成了鹅泉河,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跨国瀑布德天瀑布的源头之一。鹅泉水四季不涸,水质清澈如镜,周围山峰如屏,景色优美,花草树木繁茂,各种植被丰富。

鹅泉为什么要叫鹅泉?因为这里的鹅山像一只鹅躺在泉水之上,故名。又传说古时这里的一个老婆婆,名字叫杨媪。她偶然在路边拾得鹅蛋两只,带回家用体温孵出小鹅放养于池塘,杨媪无儿无女,把小鹅当自己子女—样养育,朝夕相伴,相依为命,后来小鹅长大后,原来这两只鹅不是普通的鹅,是神鹅,为了报答老婆婆养育之恩,两只鹅发动神力,搅动田间沟壑成潭,沂流成川,使沿河两岸良田得以灌溉,人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人们为了感谢杨媪养鹅造泉之功,在潭中小岛上立了杨媪庙以此来作*。所以鹅泉的名字就是取自这两只神鹅。

鹅泉自古就有“鹅泉跃鲤三层浪”之说。泉中盛产鲤鱼,据说人们在泉边大声呼喊,引起水面震动,鲤鱼受惊便会竞相跳出水面,这便是靖西著名一景“鹅泉鱼跃”,这是一种吉祥的征兆。在古代农历三月三为鹅泉“祭日”,在三月三这一天,文武官员,平民百姓都来到鹅泉边祭祀,祭拜神鹅,以祝丰年,人们还把米饭撒入潭中,使得鱼儿们争着抢着吃,激起阵阵浪花,故民间留下“鹅泉跃鲤三层浪”之说。

此外,古桥是鹅泉风景区的—个胜景,叫鹅泉古桥。这座古桥建于清朝年间,桥长约60米,宽1.5米,是由15个石拱门组成的,长桥卧波,景色优美,气势壮观,鹅泉古桥为靖西县保留得比较完整的古桥。

行程第三天:勤奋的老师们早上四点钟就来到了渠洋湖边的观景台,从拍星星到拍日出年初二我们看到了旭日东升。

渠洋湖是一个大型的喀斯特高原湖泊水库,位于靖西市西北方向28公里的地方,是靖西市第一大人工湖泊水库。渠洋湖的水面面积10.36平方公里,10.36平方公里多大呢,我们这里举个例子,比如广州白云机场占地面积是14.4平方公里,所以渠洋湖还没有白云机场大。比如说澳门的面积是32平方公里,大概是三分之一的澳门那么大。

但是将水面面积和水库里的这些喀斯特山峰山脉加起来的话,渠洋湖总面积则是24.7平方公里。湖长为15公里,最宽处有1公里,水最深有二三十米。那么以前大家都去过桂林阳朔,那边都是陆地上的喀斯特地貌。而渠洋湖这里呢,就是水面上的喀斯特地貌。那么说到喀斯特地貌,就得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喀斯特地貌?

网络上对喀斯特的解释太过复杂,按我的理解呢,就是岩石和山脉,在岁月不断地摧残下,雨水对石头的一种溶化作用,我们有句成语说得好,叫滴水石穿,所以别小看了雨水的力量,经年累月的受到雨水的摧残和风的作用,然后形成了这种各自独立,奇峰林立的,比较突兀的神奇地貌,我们称之为喀斯特地貌。为什么要叫喀斯特这个很难听很拗口的名字呢?

喀斯特是欧洲原南斯拉夫的一个石灰岩高原的名称,那里发育着各种奇特的地貌。19世纪末,欧洲学者借用该地名称呼石灰岩地区的地貌,水文现象和景观。后来“喀斯特”一词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专门术语。喀斯特的英文是KARST,我们中国是直接将人家的英文直译过来,所以才会有喀斯特这个这么拗口的名字。如果按我们中文来理解的话,我们就叫做岩溶地貌。是不是说到岩溶会比较好理解?

说到岩溶我们就可以在脑海里想象出这种岩石被溶化了的画面,但是换成喀斯特就不行了,所以不得不说我们中国汉语博大精深。凡是见过渠洋湖的人,无不说它是山区的海洋,大海的女儿。渠洋湖山环水绕,整个湖面形状如同两个相互对接的大葫芦,南北对称。那些环绕湖边的群山,不像怪石嶙峋的华山,不像高峭挺拨的泰山,也不像万木葱茏的大兴安岭,却有秦岭“连绵起伏,携手并肩”的容貌。

行程亮点,德天跨国大瀑布。由中国的德天瀑布和越南的版约瀑布组成,瀑布下面就是中越边境归春河。在德天瀑布,脚下踏着中国的土地,吸的是中国和越南混合的进口空气。

下午来到了三生三世拍摄地,明仕田园,入住花千骨取景地明仕山庄,世界上嘈杂的,广西是宁静的讲的就是明仕田园这样的山水田园风光。

行程第四天:感受了明仕田园风光后驱车前往东兴,这里少不了的是京族的文化,传承年的高跷捕鱼。晚餐由冰蓝老师带着生活小能手们亲自去挑选的海鲜,然后拿到店里加工。

第四天到达东兴京岛,拍摄虾灯、吃海鲜。

以上是京岛京族的高跷捕鱼,高跷捕鱼至今已经有年历史了。

渔业是京族人的主要生产方式。他们在长期的浅海捕捞过程中,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捕鱼法:高跷捕鱼。

在京族三岛海边,可以经常看到一个奇特有趣的现象:京族人戴着斗笠,踩着高跷站在海水里捕鱼。他们像水中的木偶,行动笨拙迟缓。

行程最后一站,涠洲岛,中国最美的火山岛。在岛上的时间非常充足,天气也极好。

行程以最后在北海码头的依依不舍眼泪吻别结束。有游侠说,依依不舍的时候要亲吻太阳,有人嫌亲吻太阳太烫嘴。

来自祖国各地的游侠们聚集广西,过了一个充实的春节假期,感谢大家一路欢声笑语互相照顾,感恩天公作美,每天都有好天气眷顾!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xixzx.com/jxxyy/1570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