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为本地推广
近日,在刚投入试用的新介入导管室内,我院心脏介入团队成功完成了一例高难度的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手术,标志着我院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介入技术已臻于成熟,心脏介入手术能力再上一层楼。
患者黄某某,男性,40岁,靖西籍,年2月20日因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在广医院行急诊冠脉介入手术,成功开通了急性闭塞的前降支,但术中造影发现心脏另一根重要血管-右冠状动脉(简称“右冠”,以下同)仍有非常严重的狭窄,而且血管有一处形似“Ω”的高度迂曲病变(图1),当时没能进行手术。
为了开通这根右冠状动脉,患者于2月28医院行冠脉介入手术。但由于病变太过迂曲,手术历时2小时余,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图1
右冠迂曲高度病变
图2
导丝进入夹层(2)
心脏的另一根重要血管-右冠仍未开通,这个定时炸弹在患者的心中埋下了很大的阴影。年4月2日患者来到我院就诊,拟再次行右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并在术前完善了冠脉CTA检查,结果显示右冠状动脉中段近乎闭塞,且血管走形局部严重迂曲(图3、图4)。
图3:右冠中段近乎闭塞
图4:冠脉CTA三维成像显示右冠迂曲
经充分讨论、权衡利弊后于年4月3日在我院介入导管室行右冠介入手术,术中造影显示右冠病变较前更弥漫、狭窄更严重(图5)。手术中,因微导管不能跟进通过迂曲病变(图6),手术历时近5个小时,还是以失败告终。术后第二天,患者带着遗憾出了院。
图5
右冠病变较第一次加重
图6
微导管无法通过迂曲病变
时光飞逝,近5个月来,患者时有心绞痛发作。
今年8月份,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市胸痛患者的诊治能力,我院又引进了更先进的荷兰飞利浦大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剂(俗称“大C”)和许多专用于复杂冠脉介入手术的设备,配备的血管内超声检查系统、冠脉旋磨系统等先进设备,使我院介入导管室建成了目前桂西地区设备最完善的心脏介入导管室,具备了完成绝大部分复杂冠脉介入手术的条件和能力,为胸痛患者的快速救治提供了强有力地保障。
条件具备之后,我们主动联系了患者,年9月3日患者再次到我院复诊,9月4日复查冠脉造影显示右冠再次进一步加重,中段已完全闭塞(视频1)。患者及家属有意愿再次行介入手术开通右冠,为了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冠脉搭桥及促进完全血运重建,心血管内科心脏介入专家们商讨后认为有开通右冠的指征,经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再次进行了右冠介入治疗手术。
视频1:术前右冠造影显示中段完全闭塞,并可见自身侧枝循环血供
准备好小本本,开始放大招了
good!
鉴于前两次的失败经验,我们改变策略,使用平行导丝技术进入血管真腔,反复调整导丝,历时7个多小时终于将导丝通过了闭塞病变并进入血管真腔,随后顺利使用球囊扩张并依次植入支架,最后复查造影显示之前闭塞的右冠状动脉重新复活,血流通畅无阻,手术取得成功(视频2)
视频2:支架植入后造影,效果满意
冠脉介入治疗发展已有40余年,但冠脉慢性闭塞病变(简称“CTO”)的介入治疗目前仍被认为是介入领域未被完全攻克的最后堡垒。虽然随着大量关于CTO介入治疗研究的发表以及CTO专用器械的不断涌现,CTO介入治疗的成功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目前医院非常有经验的术者也只能达到85%-90%的成功率。
与以往做过的冠脉慢性闭塞病变病例不同,该例患者是一个复杂的CTO病变,属于高难度介入手术。该例手术的过程可谓困难重重,术者“十八般武艺”悉数派上用场,整个手术历时7小时余,终于攻克这艰难的堡垒,手术最后取得圆满的结局。患者术后第二天即正常下地走路,术后第五天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康复出院,出院之时不忘给医护人员送来了印着“医术神奇转危为安,精心护理痊愈如初”的锦旗以示感恩之情。
(我院新引进的“大C"臂及与患者家属合影留念)
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是心脏介入团队坚韧不拔、永不言弃的敬业精神体现,是医院大力投入,完善介入设施的结果,是患者默契配合及家属高度信任的回报,同时也标志着我院攻克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介入技术已臻于成熟,是一个值得患者依靠及信赖的优秀团队。
信息来源:医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合作、爆料请加小掌靖西掌上通记录靖西每一天!
一个有温度的靖西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