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江村是靖西市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村大力发展百香果、烤烟等多种产业,截至8月底,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8.5万元,今年有望突破万元。
产业是集体经济的核心支撑,是群众脱贫的最大底气。靖西市注重培育多样化的产业模式,年以来整合各类资金2.25亿元,共实施了近个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形成了产业带动、资产租赁、劳务服务、股份合作等多种模式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近年来,靖西市以产业为基础,发展多种增收项目,各村已从简单的‘输血’转变为自我‘造血’,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越来越扎实。”靖西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明鉴说。
在资金缺口上做减法,破除发展瓶颈
“我们村的‘念巴部落’农家乐,去年在资金互助社贷款30万元,用于扩大经营规模,现在可以接纳游客近万人。村集体也可以从中获得收入。”湖润镇新灵村党支部书记李开方说。在湖润镇新灵村等17个行政村,探索成立村级内置金融互助社,由村集体和群众出资成立“资金池”,为本村产业发展提供贷款,村集体和参与群众都可以获得利息收益。这是靖西市为非贫困村资金压力“减负”的创新一招。
“铺面收入15.5万元,幼儿园场地出租15万元,今年我们的集体经济预计会有30.5万元。”算起社区的集体经济收入,社区党组织书记陈炳直底气十足。
今年以来,靖西市将全市50间机关企事业单位门面,委托47个非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共增收.09万元。同时,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闲置旧校舍、五保村间,并用于出租,为村集体增收45.5万元。
在示范带动上做乘法,倍增发展效应
靖西市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龙头带动、利益联结”的工作标准,狠抓产业示范园创建。
武平镇多纳村成立了多纳民利水果种植合作社和合作社党支部,采取“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抱团”模式,建成纳百春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基地。支部每名党员负责联系3名社员、6名周边群众,辐射带动户群众发展水果产业亩,为周边群众提供劳务岗位多个。
为增强示范带动效应,靖西市选点打造以“化峒镇沃柑基地—岳圩镇桑蚕产业带—湖润镇新灵村内置金融”等为南线,以“武平镇凌爱村‘玉木耳’食用菌—渠洋镇怀书村花卉种植—魁圩乡康和村大蚕房”等为北线的产业带,形成“点串成带,带连成面”的示范效应,就地解决了人的就业问题,带动了个村集体增收。同时,打造出一批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其中10万元以上有66个村,20万元以上有5个村,50万元以上有1个村。
此外,靖西市开展村级集体经济承包经营合同清理规范工作,对价款或报酬不合理的合同,进行了修订、完善或重新发包。年以来,全市清理规范各类合同22份,有力促进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农民增收致富。
来源:中新网广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