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加速推动中国东盟打造更紧密经贸合

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卸货的海轮。新华社记者张爱林摄

新华社南宁10月26日电(记者徐海涛、黄耀滕)下午3时,尽管天空下着雨,位于广西中越边境的东兴边贸互市贸易区内,运输货物的车辆依然往来穿梭,过关申报办公区内熙熙攘攘,挤满了来给货物申报的边民。

“每天在互市贸易区内从事交易的边民约有人,日均交易值达几千万元人民币。”东兴市边民互市服务中心主任莫华豪说,随着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往来的日益紧密,与越南芒街市仅一河之隔的东兴市也迎来了边贸的大发展。

“进口货物种类从七八年前的几十种发展到现在的几百种,过关申报从原来的纸质申报升级为电子指纹申报,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费用等各项政策措施都极大促进了中越边贸的发展。”莫华豪说。年,东兴市互市贸易进出口额达.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7%。

在广西的中越边境上,繁忙的贸易景象不止在东兴市出现,在凭祥市、靖西市,边境贸易的发展也日新月异。“中越贸易往来密切,中国是越南第一个创造双边贸易额超过亿美元纪录的贸易伙伴。”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中国研究所副所长黄世英说。而这仅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经贸合作成果的一个缩影。

“现在做跨境生意的人越来越多,通关也日益便利,中国和东盟间的贸易量逐年在增长。”中国商人梁力元从事贸易行业20多年,如今他的生意已拓展到多个东盟国家,公司在泰国、越南都组建了车队,还设立了跨境运输服务站和办事处。

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启动自贸区建设,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中国连续10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今年上半年东盟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近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对所有协定成员全面生效,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规则得到优化,证书不再受20个产品项数量限定,出口多个杂项货物仅需申领一张证书,生产商授权代理商代其出口的,生产商也可申请原产地证书。

在广西凭祥市友谊关口岸等待过关的中越双方运输车辆。新华社记者曹祎铭摄

专家指出,自贸区升级版的打造,无论在原产地和贸易通关规定上,还是在服务贸易、投资领域规定上,都降低了门槛,对进一步释放自贸区活力具有积极作用,并将带动区域合作走向纵深,使中国与东盟经贸联系更加紧密。

马来西亚对外贸易发展局首席执行官拉提夫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马来西亚的特色水果、燕窝等产品在中国市场受到欢迎。在政策支持下,今年马来西亚著名的猫山王榴莲,得以通过冷冻方式带壳整颗进入中国,双边贸易不断取得新进展,令人欣喜。

统计数据显示,年,中国-东盟贸易额为.8亿美元。而今年上半年,中国-东盟贸易额就达到了.5亿美元。9年间,这个惠及近20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在全球经济发展格局中表现抢眼。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不断完善和一系列有力措施的出台,可以看到我们之间在政治、社会和经济层面的合作都在不断加强。”柬埔寨发展理事会副秘书长谢无敌在今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给予自贸区发展好评。

自贸区加速了中国与东盟区域间的国际产能合作。据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教授钟志强介绍,年至年期间,中国在马来西亚的制造业领域投资了数百个项目,其中,中国中车建成马来西亚首个“铁路工厂”,吉利公司也与马来西亚宝腾汽车展开合作。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红利的释放,双方企业合作发展迎来了广阔商机。关税的减免、贸易壁垒的破除,以及中国和东盟进出口商品的高度互补性,助推了中国-东盟经贸快速发展。

“放眼未来,中国—东盟区域商机可谓是无处不在。我们要把双方各领域的合作推向更高水平、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马来西亚华人工会总会长魏家祥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xixzx.com/jxxjd/1660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