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在广西百色靖西市龙邦口岸货场,十几辆装满布匹的货车有序通过口岸卡口地磅,驶出国门。“一天拉7到8趟,收入元左右。有货进出多,收入就多。”在龙邦边民互市贸易区,贫困户张美朝边往三轮车装载布匹边说道。
靖西市地处桂西南中越边境,边境线长.5公里,有龙邦一类口岸、岳圩二类口岸和4个边民互市点,36条出入境通道,是大西南通往东南亚各国的重要陆路通道之一。但受地理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制约,中越边境一带耕地面积人均不到半亩,不少边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针对边境一线的贫困对象,年以来,靖西市将边贸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多户贫困边民利用每日元贸易额免税政策参与边民互市。此外,部分村民还看准边贸背后的物流商机,购置小型三轮车跑运输。
目前龙邦镇成立了5个边贸互助组,每组25人,由村“两委”成员或村民小组长担任组长,抱团开展边贸活动。同时由政府贴息帮助每人至元的贷款资金,组成40个装卸队,每队由10个边民组成,从事边民互市货物运输。
年,龙邦镇界邦村贫困户张美朝结束了多年的广东打工生涯,返乡加入“三轮车经济”的行列中。他的妻子也到万生隆国际商贸物流中心从事卸货工作,大儿子还在万生隆担任保安。张美朝一家人实现了脱贫致富。
“越南客商来卖什么,我们购买后再卖给国内的老板,收入比以前多了。”龙邦镇界邦村贫困户隆大创运用元贸易额免税政策做起了边贸生意,收入比以前翻了两番,生活过得比蜜甜。
近年来,靖西市大力推行“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模式,建设了一个全新的现代化商贸物流口岸——万生隆国际商贸物流中心。自年10月开园运营以来,龙邦边民互市贸易区完成互市贸易超过15亿元,参与边民18.5万人次,带动边民就业多人,贫困人口脱贫1万多人。
边贸生意虽说简单,但对于贫困户来说启动资金是个大难题。为解决边民缺乏贸易资金难题,靖西市加强了银企合作,推出金融扶贫的政策帮助边民“当老板”。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龙邦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区休市两个多月,边民就业和收入深受影响。为此,柳州银行靖西龙邦支行员工深入边境村屯,对有贷款意向且符合条件的边民给予单笔至元的“边民贷”。截至6月末,银行为近户边民提供“边民贷”万元。
此外,该市充分利用粤桂扶贫协作资金,在龙邦口岸建设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落地加工产业园,开展园区产业导入和运营服务。园区建成投产之后,预计新增进出口贸易额7.5亿元,新增就业岗位个。(文:李华欣赵福播)
责编:张靖雯